红尾鸫

2021-11-17 23:02:39 浏览:{{ hits }} 来源:怒江百鸟谷

综述:红尾鸫(英文名:Naumann's Thrush,学名:Turdus naumanni),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。它的体背颜色以棕褐为主;下体白色,在胸部有红棕色斑纹围成一圈、两胁具红棕色点斑;眼上有清晰的白色眉纹。一般单独在田野的地面上栖息。最新的分类将斑鸫的指名亚种独立为新种红尾鸫,而斑鸫(学名:Turdus eunomus )为斑鸫的原北方亚种。红尾鸫和斑鸫的混种在北京并不少见。

外形描述:红尾鸫的体背颜色以棕褐为主;下体白色,在胸部有红棕色斑纹围成一圈;眼上有清晰的白色眉纹。起飞时,尾羽展开时棕红色。

地理发布:繁殖区:欧亚:俄罗斯中南部。非繁殖区:俄罗斯东南部和中国东部

生活习性:生活习性它在苏联西伯利亚东部等地繁殖,春秋季节迁徙时几乎遍布于我国各地,并在吉林省以南至长江流域的广大华北地区越冬。通常在越冬的鸟群中有的个体颜色更显黑褐,有的个体颜色略呈棕褐,是红尾鸫中的两个亚种,其中发黑褐色的又叫乌斑鸫。

食物以昆虫为主,包括蝗虫、金针虫、地老虎、玉米螟幼虫等农林害虫。

生长繁殖:红尾鸫的巢置于不太高的树杈上,主要以嫩枝编成碗状巢,混有草茎及苔藓等物,在巢壁中常用大量泥土来加固。每窝产4-5枚卵,卵淡蓝色、杂以红褐色细斑,平均大小为27.8×20.6毫米。